老師的戲劇心理學觀察日記(一)

內容摘要

情緒教育是我們那個年代被忽略的課題。老師運用戲劇心理學帶領孩子及家長一起自我覺察,攜手落實正向教養,培養一顆強大又溫柔的心。

帶領父母探究幼兒內心的小劇場

今天是至尊寶來上的第三堂戲劇心理課。

第一次體驗課時,他嘴上還嚷著害羞,現在可是立刻衝進教室,擔心時間不夠用呢😚

課堂結束後,老師與父母分享自己觀察到的點。

  

👩🏻‍🏫:「我們會在孩子上兩到三堂課,累積比較多的資訊量後,與家長進行大約40分鐘的會談。

除了告訴你們課堂上至尊寶的改變,也希望將我觀察到的點與父母進行比對,讓遊戲與現實搭起線結合起來。」

👱🏻‍♀️:「嗯嗯,爸爸跟我也是會很好奇教室裡面到底在玩什麼。想知道透過遊戲該如何觀察孩子的內心想法,

甚至是恐懼。能夠跟老師深入會談剛好是換我們父母學習的時候,很期待在教養上能灌注新的能量。」

將幼兒的日常行為與戲劇課表現作比對

👩🏻‍🏫:「經過我的觀察,至尊寶對於建立親密關係的門檻非常高。

我們在玩動物扮演遊戲時,他會將他的動物群與我的動物群劃分開來,認為不是朋友不能一起玩,

必須彼此口頭允諾成為『彼此的朋友』,才能夠打破群體界限,共同玩樂。

這可能是他在學校對於交朋友興趣缺缺的癥結點。」

👱🏻‍♀️:「嗯~這樣一講好像是喔!他會將學校的同儕一分為二:只能是『同學』或是『很好的朋友』,

沒有中間的模糊地帶,譬如有點熟的朋友、有時會一起玩的朋友等等。

他有時分享說今天在學校跟XX同學一起玩了拼圖,我會問:『他是你新交到的朋友?』,

他超常回:『不是,他是同學而已啦~不是我朋友。因為他都調皮搗蛋!』」

👩🏻‍🏫:「他可以跟大家一起玩彼此有興趣的遊戲沒問題,因為這些同學被他視為『功能性』的存在。

但要成為『朋友』,就還沒到他的門檻喔!」

👱🏻‍♀️:「哎呀~真的是好嚴苛啊😂😂😂哈哈哈哈 」

👩🏻‍🏫:「嗯,他其實是個迂迴的孩子喲 !不知道如何從不是朋友進階為朋友,

我現在會告訴他:『好玩就可以是朋友唷!』日後會將這個概念漸漸導入每次的遊戲中。」

運用戲劇心理學分析行為源頭

老師分析為什麼至尊寶為會有這樣的交友模式。

👩🏻‍🏫:「我發現能被至尊寶放在心裡其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深怕親密的關係建立起來就代表『即使對方有一兩點他不喜歡的特質或行為,也必須要概括承受。』

這就是在他內心的小小劇場中,阻礙他與別人連結的挑戰。」

👱🏻‍♀️:「阿,這原因我是真的沒有察覺到!」

👩🏻‍🏫:「像我與他愈來愈親暱,在這次的課堂中他就頻繁注意時鐘,非常擔心時間的流逝。

當我詢問:『是不是不想與老師離別,會覺得難過嗎?』他頓了下,逃避這個話題。

他似乎是不想面對自己難受的感覺 💔

而這也是當他與別人建立起親密關係時,在每次離別時,會面臨到的情緒。」

👱🏻‍♀️:「嗯~課堂節束後,他一直跟我說上課時間真的太短了!下次可不可再上更久一點。」

👩🏻‍🏫:「下次他再提到,媽媽可以不討論現實層面,轉而聚焦在 #情緒上。

譬如:馬麻也跟你一樣,要中斷喜歡的活動或暫時離開喜歡的人,會捨不得~會感到難過喔!

讓他去認識自己的情緒,然後接受它、消化它。

正視自己那些說不出來的害怕與恐懼,定焦後才會慢慢懂得如何去排解。」

👱🏻‍♀️:「喔~老師妳這樣一提,我大概就有點意識到源頭。

我們家現在因為有老二的關係,老二生理時鐘還在調整,兄妹會彼此影響,

所以一週會安排個兩至三天讓至尊寶去阿嬤家住。一開始他要與我分開的瞬間,都會哭哭啼啼緊抱我說不想走,

我的情緒也會很滿溢,很捨不得也很心疼,會摟著他說媽媽很愛你,

只是因為巴拉巴拉…所以真的沒有辦法。只是在這樣幾次來回下來,

阿嬤那邊會反映這樣很難帶孩子,孩子在阿嬤家一不如意就說要回家找媽媽,甚至哭起來。

先生為了讓事情順利,就請我以後在分別的時候不要這麼顯露情緒,要讓孩子覺得去阿嬤家很正常,

然後在孩子哭天搶地時,先生也會有點動怒……覺得他在鬧,我內心難過卻又要壓抑著,怕感染到孩子。

我覺得可能是這個點讓至尊寶會覺得:『噢,所以分離時顯現出悲傷、難過是不被允許的。』

嗯……孩子的行為真的都是事出必有因……這個部分我會稍微跟先生討論一下,

然後可能趁只有我跟至尊寶獨處時,好好聊聊情緒這件事,與他分享媽媽也會有的情緒,

跟他說有情緒是很正常的,我自己是如何排解的~到時有碰到什麼情況再跟老師請教怎麼做會比較好。」

這只是老師與家長課後會談的一小部分,資訊量總是大到爸媽會想拿筆紀錄下來(笑)

不只小孩在學習,父母也在育兒的這條路上前行著,我們最終希望孩子所學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落實。

老師已經為至尊寶量身定做好下次的課程內容了,相信他的內心小劇場會有愈來愈多的朋友出現。

分享:

Facebook
萬叔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050A0619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050A0619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相關文章

引導孩子成長的力量:5大關鍵在親子教養中實踐比馬龍效應

引導孩子成長的力量:5大關鍵在親子教養中實踐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文章探討了在親子教養中,父母的期望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尤其是「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這一效應表明,父母對孩子的正向期望和支持能顯著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現,而批評和否定則可能導致孩子自卑和問題行為。文章建議,透過提供溫暖支持、正面回饋、設定具體目標,以及保持開放的溝通,父母可以在親子教養過程中有效地實踐比馬龍效應,幫助孩子在積極的成長環境中發展。

一起放手,讓孩子和自己自由飛翔:克服分離焦慮的成長之路

一起放手,讓孩子和自己自由飛翔:克服分離焦慮的成長之路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如何面對孩子郁涵的分離焦慮及其對自身情感的影響。郁涵對新環境和陌生人感到不安,對母親的依賴逐漸加深,表現出強烈的分離焦慮。母親在努力保護孩子的同時,也擔心過度依賴會妨礙郁涵的獨立性。她尋求專家幫助,學習如何以耐心和漸進的方法幫助郁涵應對分離焦慮。最終,她希望在支持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找到平衡點,讓郁涵逐步學會獨立,同時也讓自己學會放手。

寶貝緊緊牽著我的手,捨不得放開?分離焦慮的背後,藏著孩子的心聲

寶貝緊緊牽著我的手,捨不得放開?分離焦慮的背後,藏著孩子的心聲

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開,展現出強烈的分離焦慮。這是孩子情緒發展中的一個自然階段,通常在7到9個月大時出現,並在1歲半達到高峰。這種焦慮表現在黏人、哭鬧、拒絕上學、睡眠不安等行為上。透過建立安全感、漸進式分離、鼓勵獨立、正面強化及尋求專業幫助,父母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萬叔幼兒一對一情緒教練學院提供支持,陪伴您與孩子共同面對這段成長中的挑戰。

萬叔

萬叔

北美戲劇治療師、幼兒情緒教練

I will be back soon

萬叔
嗨,我是萬叔,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
Line 聯絡萬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