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oggle教養的路上,您是否也經常困惑,為什麼孩子的反應和您的期待不一樣?是否常常覺得自己用心教導,卻無法讓孩子理解或接受?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情感需求比我們想像得更加複雜。
最近,二寶媽蓉蓉的分享,讓我們深入了解到每個孩子內在的情感需求,並如何通過正確的溝通方式,建立更好的親子互動。
蓉蓉提到某個晚上和大兒子的對話。當她再次提醒孩子該去刷牙時,孩子不滿地抱怨道:「媽媽,妳老是這樣一直唸我,我覺得妳很討厭我!」
這句話瞬間讓蓉蓉愣住了,她從來沒想到,孩子會這樣解讀她的提醒。
蓉蓉放下了嚴厲的語氣,開始試圖和孩子溝通:「寶貝,我其實不是討厭你。我只是擔心你會忘記刷牙,生病了怎麼辦呢?」
孩子聽了之後,似乎能理解母親的擔憂,但仍帶著些許抵觸:「那妳可以用別的方法提醒我啊,妳每次都說一樣的話,我會覺得煩。」
這時,蓉蓉突然明白,孩子並不是不願意刷牙,而是不喜歡被重複唸叨。
她決定改變方式,用孩子喜歡的語氣,輕聲地說:「好啦,時間快到了,我們比賽看看誰先刷完牙,怎麼樣?」這種語氣和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眼睛一亮,他立刻跳起來去浴室。這個簡單的轉變讓蓉蓉驚喜不已,她發現,當她改變了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孩子就能積極回應。
這段互動讓我們看到了,孩子有自己的溝通需求和方式,當我們能放下「教訓」的角色,換位思考並以孩子的角度去說話,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深入理解高敏感孩子的需求:更貼近現實的例子
除了刷牙的例子,蓉蓉還提到了一個令她深感無奈的情況。最近,孩子總是不停地摳手,無論她怎麼提醒、甚至責備,孩子都無法改變這個習慣。
蓉蓉試過很多次嚴厲的方式,告訴孩子:「你這樣摳手很不衛生,也不好看!」但孩子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摳得更厲害。
後來,蓉蓉決定換一個角度來處理。她坐下來,輕輕握住孩子的小手,柔聲說:「寶貝,感覺你好像有點不舒服,好像我們約定要做的事情會讓你感到很緊張,媽媽看到你這樣,心裡很擔心,你可以告訴我嗎?」
孩子愣了一下,低下頭,不說話,但他的眼神顯得有些放鬆。
蓉蓉繼續摸著他的手心,說:「我們一起找出原因,好不好?媽媽不是責備你,只是想知道,怎麼讓你感覺好一點。」
這樣的方式讓孩子逐漸打開了心房,他慢慢開始分享自己最近的煩惱。經過這次深度交流,孩子摳手的情況慢慢減少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孩子的行為背後常常有更深層次的情緒需求,當我們放下單純的指責和命令,轉而以柔軟的方式關心孩子的感受,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不同氣質孩子,有不同的教養方式
透過蓉蓉的這些經歷,我們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氣質和性格特徵:
1. 感覺敏感度高:像蓉蓉的孩子這樣的敏感型氣質,對父母的語氣和情緒十分敏銳,這就是為什麼蓉蓉改變提醒方式後,孩子能夠立即回應的原因。這些孩子對批評特別敏感,因此父母應該更小心選擇溝通的語氣與方式。
2. 反應強度高:蓉蓉的孩子在聽到重複的提醒後,情緒反應非常強烈,這表現出他的情緒波動較大,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反應並給予更多的情感支持。與其強硬地重複要求,不如嘗試新的方式讓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樣可以減少衝突。
3. 情緒表達能力強:從「妳老是唸我,讓我覺得妳討厭我」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孩子能夠非常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感受。這意味著孩子的情緒表達能力較高,父母應多加鼓勵,幫助他們進一步發展這項能力。
4. 適應能力與合作意願:當蓉蓉改變了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後,孩子迅速適應並展現出合作的意願。這顯示出孩子在被尊重與理解時,能夠更加願意配合父母的要求。這也提醒我們,尊重孩子的需求與感受,會大幅提升親子間的合作效果。
這些氣質特徵表明,高敏感度、強烈的情緒反應與高度合作的孩子,需要父母更細膩的情感支持與柔和的指導方式。在這種氛圍中成長,孩子不僅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還能培養出強大的內心韌性。
幼兒一對一情緒教練學院的價值
在現代教養環境中,家長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特別是面對高敏感度或情感豐富的孩子時,如何找到適合的教養方式變得尤為重要。幼兒一對一情緒教練學院正是致力於為家長提供這樣的支持與指導。透過專業的情緒教育,我們幫助家長深入了解孩子的氣質,並提供實用的溝通技巧與教養策略,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想要更多了解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挑戰?私訊我們,與我們一起,打造孩子的情感安全堡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