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緊緊牽著我的手,捨不得放開?分離焦慮的背後,藏著孩子的心聲

寶貝緊緊牽著我的手,捨不得放開?分離焦慮的背後,藏著孩子的心聲

內容摘要

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開,展現出強烈的分離焦慮。這是孩子情緒發展中的一個自然階段,通常在7到9個月大時出現,並在1歲半達到高峰。這種焦慮表現在黏人、哭鬧、拒絕上學、睡眠不安等行為上。透過建立安全感、漸進式分離、鼓勵獨立、正面強化及尋求專業幫助,父母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萬叔幼兒一對一情緒教練學院提供支持,陪伴您與孩子共同面對這段成長中的挑戰。

清晨的陽光灑進房間,小寶貝揉著惺忪的睡眼,依偎在你懷裡,不肯放開。你輕聲哄著他起床,準備送他去幼兒園,卻發現他的小臉皺成一團,眼眶裡蓄滿了淚水。他害怕地問:「媽媽,你會回來嗎?」那一刻,你的心像被輕輕觸動,心疼不已。

這是不是你每天早上都會遇到的場景?孩子們的「分離焦慮」,就像是一朵小小的陰影,籠罩在親子之間。他們害怕和熟悉的人分離,擔心父母會突然消失,就像小鳥離開了巢穴,感到無助和恐懼。

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孩子情緒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並非醫學上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簡稱SAD)。這種情緒通常在嬰兒7到9個月大時開始萌芽,當他們開始識別陌生人並害怕與主要照顧者分離時,分離焦慮就此產生。到了1歲至1歲半時,這種情緒達到高峰。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逐漸成熟,分離焦慮也會隨著安全感的建立在2到3歲間逐漸減少。

然而,有些孩子的分離焦慮可能會因為特定特質和家庭環境而更加突出。在幼兒一對一情緒教練學院,我們常見到高敏感特質的孩子表現出更強烈的分離焦慮。他們雖然懂事乖巧,卻對陌生的環境感到不安,並且在與人交往時顯得害羞和退縮。如果孩子的焦慮伴隨著強烈的情緒反應,並持續超過四週,我們建議家長尋求專業評估。

分離焦慮的表現

分離焦慮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以下這些行為,當面對以下的情境,鼓勵爸爸媽媽可以試著運用情感表達,化解孩子心裡的不安呦!

⚠️黏人

孩子可能表現出對父母的依戀特別強烈,希望時時刻刻都能看到父母的身影。他們會緊緊跟著父母,不願意離開父母的視線範圍。這種黏人的行為,其實是孩子內心渴望安全感的一種表現,他們希望透過和父母的親密接觸,來獲得心理上的安定。

💕爸爸媽媽可以透過表達感受,讓孩子更明白~

「寶貝黏著媽媽,就像小樹苗需要陽光一樣,是對媽媽愛的表現喔!媽媽能感受到你對我的依賴,這讓媽媽覺得很幸福。」

⚠️哭鬧

當父母要離開時,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例如哭鬧、大叫、甚至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像是頭痛、肚子痛等。這些反應都是因為孩子害怕失去父母的陪伴而產生的焦慮。

💕爸爸媽媽可以透過表達感受,讓孩子更明白~

「寶貝哭得這麼傷心,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和媽媽分開,你會覺得不安全,媽媽能理解你的感受。」

⚠️拒絕上學或參加其他活動

孩子可能會拒絕去學校、參加課外活動或其他社交場合。他們擔心離開父母後,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例如迷路、受到傷害等等。這種擔憂會讓他們感到非常不安,進而產生抗拒心理。

💕爸爸媽媽可以透過表達感受,讓孩子更明白~

「寶貝不想去上學,感覺是在擔心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媽媽知道你很勇敢,我們可以一起面對,好嗎?」

⚠️夜裡睡不好

分離焦慮的孩子在夜裡可能會睡不安穩,容易做惡夢。他們會擔心父母不在身邊,或者發生什麼危險的事情。這些擔憂會讓他們整夜輾轉難眠,影響睡眠品質。

💕爸爸媽媽可以透過表達感受,讓孩子更明白~

「寶貝晚上睡不好,爸爸媽媽很好奇是夢到什麼可怕的事情了?我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保護你。」

⚠️擔心父母的安危

孩子會過度擔心父母的安危,例如擔心父母會生病、出車禍或者發生其他意外。這種擔心會讓他們感到非常焦慮,甚至影響到日常的生活。

💕爸爸媽媽可以透過表達感受,讓孩子更明白~

「寶貝擔心爸爸媽媽會發生意外,這說明你很愛我們。我們也很愛你,會好好照顧自己,讓你可以放心。」

分離焦慮的原因

分離焦慮的原因

孩子的個性

 就像每朵花都有不同的顏色和香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敏感細心,對周遭環境的變化更為敏感。他們可能更容易感受到不安和恐懼,因此當面臨分離時,會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感到害怕和焦慮,對於陌生的環境會感到緊張,需要更多時間來適應。

父母的教養方式

如果父母過度保護孩子,不給孩子足夠的機會去接觸和探索外面的世界,孩子就會對陌生環境感到恐懼,進而產生分離焦慮。就像一隻小鳥,如果一直被關在籠子裡,當它第一次飛出籠子時,會感到迷茫和害怕。

如果父母對孩子不夠關心,或者經常忽略孩子的情緒需求,孩子會感到缺乏安全感,認為父母是不值得信賴的。這種不安全感會讓孩子更加依賴父母,並產生分離焦慮。

生活環境的變化

生活環境的變化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和不確定。例如,上幼兒園、搬到一個新的地方,或者家庭成員發生變化,這些都會讓孩子感到緊張和害怕。因為這些變化意味著他們需要適應新的環境、新的規律,以及新的社交關係。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的5項基本原則

幫助孩子克服

建立安全感 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關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小花和她的媽媽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看著其他孩子在遊樂場玩耍。小花有些不安地靠在媽媽身邊。 「媽媽,我有點害怕,我不認識那些小朋友。」小花輕聲說。 

媽媽溫柔地笑著:「沒關係,小花,媽媽在這裡。你知道嗎?愛和關心就是媽媽給你的安全毯,隨時都會包圍著你。」

漸進式分離: 可以從短暫的分離開始,慢慢延長分離的時間。

在幼兒園門口,小傑緊緊握著爸爸的手,神情中帶著不安。 「爸爸,你一定要早點來接我。」小傑懇求道。 

爸爸蹲下來,微笑地看著小傑:「小傑,我們先試試只待一會兒,好嗎?我就在附近的咖啡店等你。」

鼓勵孩子獨立: 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在一個秋天的午後,小君和爸爸一起去釣魚。小君第一次拿起釣竿,有些緊張。 「爸爸,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小君忐忑不安地說。 

爸爸溫柔地指導著:「別擔心,小君。先把餌掛上去,然後輕輕地把釣線甩出去。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到。」

正面強化: 當孩子表現勇敢時,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

在學校的舞台上,小麗正準備上台表演她的第一次獨奏,心裡有些忐忑。 

演出結束後,媽媽迎上前,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小麗,妳很勇敢的完成表演,表演的很棒呦!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孩子的分離焦慮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可以尋求專業的幫助。

小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他在每次與媽媽分開時都會感到強烈的不安。

媽媽開始擔心,於是決定帶他來到「萬叔幼兒一對一情緒教練學院」。 

老師溫柔地問小凱:「老師很好奇小凱每次和媽媽分開時,心裡都在想些什麼呢?」 小凱低聲回答:「我怕媽媽不會回來。」 

老師點點頭,溫柔地說:「我理解你的感受,這種擔心害怕的感覺真的很不舒服,但我們可以一起找到方法來讓小凱放心。」

我們鼓勵家長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向孩子保證自己的愛和支持永遠不會改變。這不僅能減輕孩子的焦慮,也能幫助建立穩固的親子關係。通過逐步讓孩子接觸新的環境,我們可以慢慢引導他們適應改變,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許多父母都曾面臨過類似的挑戰,萬叔幼兒一對一情緒教練學院與您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健康快樂地成長。

分享:

Facebook
萬叔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050A0619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050A0619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相關文章

引導孩子成長的力量:5大關鍵在親子教養中實踐比馬龍效應

引導孩子成長的力量:5大關鍵在親子教養中實踐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文章探討了在親子教養中,父母的期望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尤其是「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這一效應表明,父母對孩子的正向期望和支持能顯著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現,而批評和否定則可能導致孩子自卑和問題行為。文章建議,透過提供溫暖支持、正面回饋、設定具體目標,以及保持開放的溝通,父母可以在親子教養過程中有效地實踐比馬龍效應,幫助孩子在積極的成長環境中發展。

一起放手,讓孩子和自己自由飛翔:克服分離焦慮的成長之路

一起放手,讓孩子和自己自由飛翔:克服分離焦慮的成長之路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如何面對孩子郁涵的分離焦慮及其對自身情感的影響。郁涵對新環境和陌生人感到不安,對母親的依賴逐漸加深,表現出強烈的分離焦慮。母親在努力保護孩子的同時,也擔心過度依賴會妨礙郁涵的獨立性。她尋求專家幫助,學習如何以耐心和漸進的方法幫助郁涵應對分離焦慮。最終,她希望在支持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找到平衡點,讓郁涵逐步學會獨立,同時也讓自己學會放手。

寶貝緊緊牽著我的手,捨不得放開?分離焦慮的背後,藏著孩子的心聲

寶貝緊緊牽著我的手,捨不得放開?分離焦慮的背後,藏著孩子的心聲

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開,展現出強烈的分離焦慮。這是孩子情緒發展中的一個自然階段,通常在7到9個月大時出現,並在1歲半達到高峰。這種焦慮表現在黏人、哭鬧、拒絕上學、睡眠不安等行為上。透過建立安全感、漸進式分離、鼓勵獨立、正面強化及尋求專業幫助,父母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萬叔幼兒一對一情緒教練學院提供支持,陪伴您與孩子共同面對這段成長中的挑戰。

萬叔

萬叔

北美戲劇治療師、幼兒情緒教練

I will be back soon

萬叔
嗨,我是萬叔,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
Line 聯絡萬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