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孩子的真實情感,打造更有效的親子溝通方式

親子溝通4大技巧:理解寶貝真實需求,找到合適的親子溝通方式

內容摘要

哪種親子溝通方式比較適合您與孩子?每個孩子都有不同氣質和需求,透過二寶媽蓉蓉的親子溝通故事,與你分享能讓親子溝通更有效的小技巧。

親子溝通過程,您是否也經常困惑,為什麼孩子的反應和您的期待不一樣?是否常常覺得自己用心教導,卻無法讓孩子理解或接受?其實,孩子的情感需求比我們想像得更複雜,學習親子溝通技巧,能幫助您與孩子相互理解。

萬叔幼兒情緒教育學院經常收到來自家長的回饋,近期聽到二寶媽蓉蓉的分享,讓我們看到了善用親子溝通技巧的正向影響!這篇文章將以二寶媽蓉蓉的親子溝通小故事,陪伴各位家長一起了解孩子內在的情感需求,以正確的親子溝通方式,建立更好的互動。

善用親子溝通技巧,化解「刷牙」難題

蓉蓉提到某個晚上和大兒子的對話。當她再次提醒孩子該去刷牙時,孩子不滿地抱怨道:「媽媽,妳老是這樣一直唸我,我覺得妳很討厭我!」這句話瞬間讓蓉蓉愣住了,她從來沒想到,孩子會這樣解讀她的提醒。接著,蓉蓉與我們聊到他的處理方式,我們也觀察到幾個親子溝通的小技巧,整理與你分享:

親子溝通技巧1、積極聆聽

當每個晚上都要三催四請、催孩子刷牙,家長難免會失去耐心,甚至冒出負面情緒。不過,當蓉蓉聽到大兒子說的話,他並沒有急著否定,而是積極聆聽、展現同理,讓兒子知道「我想知道你的想法」。他提醒自己不只大人,孩子也會有情感需求,並嘗試理解兒子的感受,發現原來對孩子來說,聽到的不是「刷牙的提醒」,而是家長帶有情緒的「反覆叨念」。

親子溝通技巧2、以關心取代命令

蓉蓉放下嚴厲的語氣,溫柔堅定地設立界線,在要求孩子刷牙的同時,也試圖和孩子溝通:「寶貝,我其實不是討厭你。我只是擔心你會忘記刷牙,蛀牙不舒服怎麼辦呢?」蓉蓉試著以「擔心你蛀牙不舒服」取代命令式的提醒,接納孩子的真實感受,也讓孩子知道媽媽出於關心而非壓迫。

親子溝通技巧3、創造孩子能接受的互動模式

孩子聽了之後,也比較理解蓉蓉的擔憂,但還是有點不開心:「那妳可以用別的方法提醒我啊,妳每次都說一樣的話,我會覺得煩。」

蓉蓉決定換個方式,用孩子能接受的語氣,輕聲說:「好啦,時間快到了,我們比賽看看誰先刷完牙,怎麼樣?」這種語氣和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眼睛一亮,他立刻跳起來去浴室。這個簡單的轉變讓蓉蓉驚喜不已,她發現,當她改變親子溝通的方式,孩子就能積極回應。

她決定改變方式,用孩子喜歡的語氣,輕聲地說:「好啦,時間快到了,我們比賽看看誰先刷完牙,怎麼樣?」這種語氣和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眼睛一亮,他立刻跳起來去浴室。這個簡單的轉變讓蓉蓉驚喜不已,她發現,當她改變了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孩子就能積極回應。

親子溝通技巧4、賦能

親子溝通過程中,蓉蓉都沒有批評大兒子不想刷牙的習慣,而是中性地形容孩子的狀態,主要是希望能透過引導和支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處理問題。喜歡遊戲互動的大兒子刷完牙後,還進一步提議「下次比刷得乾淨,像偵探一樣檢查牙齒!」蓉蓉感到很驚喜、稱讚孩子有很多創意點子,也讓刷牙變成了一件比較輕鬆愉快的事。

這段親子溝通的過程,讓我們看到孩子有自己的溝通需求和方式,這些親子溝通技巧的共同原則就是家長要先試著放下「教訓」的角色、換位思考,當我們考慮孩子的想法,換個方式說話,親子溝通就有機會能事半功倍。

高敏感孩子需要的親子溝通技巧

蓉蓉提到,兩個兒子個性截然不同,小兒子給他的挑戰則是「摳手」的習慣。因為孩子總是不停摳手,過去她嘗試提醒也曾忍不住責備,孩子都無法改變這個習慣,尤其他越制止,卻發現孩子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摳得更厲害。

後來,蓉蓉透過改變親子溝通方式,也改善了孩子摳手的狀況。

與高敏感孩子互動,學到的親子溝通技巧

當蓉蓉決定換個角度來看待孩子摳手的習慣,她輕輕握住孩子的小手,柔聲說:「寶貝,感覺你好像有點不舒服,好像我們約定要做的事情會讓你感到很緊張,媽媽看到你這樣,心裡很擔心,你可以告訴我嗎?」

當下孩子愣了一下,低下頭不說話,可是眼神也顯得稍微放鬆。

蓉蓉繼續摸著他的手心,說:「我們一起找出原因,好不好?媽媽不是責備你,只是想知道,怎麼讓你感覺好一點。」這樣的親子溝通方式讓孩子逐漸打開了心房,願意慢慢開始分享自己最近的煩惱。經過這次深度交流,孩子摳手的情況慢慢減少了。

透過與高敏感孩子的互動經驗,蓉蓉與大家分享的是孩子的行為背後常常有更深層次的情緒需求,在親子溝通過程中,沒有嚴肅困難的技巧,最重要的親子溝通技巧就是試著放下單純的指責和命令,轉而以柔軟的方式關心孩子的感受,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孩子的行為背後常常有更深層次的情緒需求,當我們放下單純的指責和命令,轉而以柔軟的方式關心孩子的感受,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不同氣質孩子,需要不同的親子溝通技巧

透過蓉蓉的這些經歷,我們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孩子有著不同氣質和性格特徵,家長也會需要調整、選擇合適的親子溝通方式,我們整理了幾個親子溝通的小筆記,與您分享。

感覺敏感度高的孩子,親子溝通要留意⋯⋯

像蓉蓉的孩子這樣的敏感型氣質,對父母的語氣和情緒十分敏銳,這就是為什麼蓉蓉改變提醒方式後,孩子能夠立即回應的原因。這些孩子對批評特別敏感,因此親子溝通的父母應該更小心選擇溝通的語氣與方式。

反應強度高的孩子,親子溝通要留意⋯⋯

蓉蓉的孩子在聽到重複的提醒後,情緒反應非常強烈,這表現出他的情緒波動較大,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反應並給予更多的情感支持。與其強硬地重複要求,不如嘗試新的方式讓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樣可以減少親子溝通的衝突。

情緒表達能力強的孩子,親子溝通要留意⋯⋯

從「妳老是唸我,讓我覺得妳討厭我」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孩子能夠非常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感受。這意味著孩子的情緒表達能力較高,父母應多加鼓勵,幫助他們進一步發展這項能力。孩子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也有助於親子溝通更順暢。

具備適應力與合作意願的孩子,親子溝通要留意⋯⋯

當蓉蓉改變了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後,孩子迅速適應並展現出合作的意願。這顯示出孩子在被尊重與理解時,能夠更加願意配合父母的要求。這也提醒我們,尊重孩子的需求與感受,會大幅提升親子間的合作效果。

各種不同氣質、特徵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理解。尤其具備上述特質的孩子,更需要父母更細膩的情感支持與柔和的指導方式。在這種氛圍中成長,孩子不僅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還能培養出強大的內心韌性。

哪種親子溝通技巧,適合我與孩子?

在現代教養環境中,家長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特別是面對高敏感度或情感豐富的孩子時,如何找到適合的親子溝通方式變得尤為重要。萬叔幼兒情緒教育學院致力於為家長提供這樣的支持與指導。透過專業的情緒教育,我們幫助家長深入了解孩子的氣質,並提供實用的溝通技巧與教養策略,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想要更多了解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挑戰?私訊我們,與我們一起,打造孩子的情感安全堡壘吧!

分享:

Facebook
萬叔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050A0619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050A0619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相關文章

高敏感、內向孩子、高敏感孩子、情緒表達、中間孩子、出生順序

如何照顧敏感、內向的孩子? 我和女兒一起學習情緒表達之路

自從生老三之後,我的生活有很大的轉變,突然躍升為三寶媽,工作和家庭兩頭燒。個性比較害羞、敏感的妹妹(第二個女兒)在弟弟出生後,行為也開始有些變化,我好像能感受到她想要更多我的關愛,但她不太會主動說出來,本身就有些焦慮的我也更加的緊張,擔心妹妹怎麼了?但在上一段課之後,我慢慢看到妹妹的轉變,我理解她情緒的切入點,也可以找到適合她的溝通方式,現在她情緒越來越穩定,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跟感受,在班上還會舉手發言、也會用她的方式交朋友。

與孩子共同成長:引領孩子培養自信與領導力的秘密【從小霸王到小老闆——阿強的變身故事】

與孩子共同成長:引領孩子培養自信與領導力的秘密【從小霸王到小老闆——阿強的變身故事】

您的孩子是否在遊戲中總是強勢主導、不願合作?面對這樣的情況,可能讓人感到無力。但其實,這樣的行為背後隱藏著無法被忽視的需求。萬叔幼兒一對一情緒教練學院專注於幫助孩子發展情緒與社交能力,透過戲劇心理學的方法,喚醒孩子內在的潛能。今天的阿強故事將展現孩子如何從小霸王轉變為善解人意的小老闆,透過定制情緒劇本,成就每個孩子獨特的成長。

萬叔

萬叔

北美戲劇治療師、幼兒情緒教練

I will be back soon

萬叔
嗨,我是萬叔,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
Line 聯絡萬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