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幫助孩子打開心房,打造「安全空間」是關鍵

內容摘要

是什麼,使孩子判若二人?

 

『孩子在其他地方不敢表達自己,在玩心流課程卻能敞開心胸,表達從未透露的心事,到底差別是什麼呢?』下課後,某位媽媽困惑地問道。

 

許多家長在課程前期,都會向我們詢問類似的問題,為什麼孩子本來明明很內向膽怯,在玩心流課程中,卻能夠玩得這麼開、和老師分享內心的想法,天差地遠的表現簡直判若二人,難怪家長會這麼驚訝、不可置信。

其實孩子的心理狀態是很細膩的,會隨著環境變化有不同的表現。而打開心房的關鍵,取決於:

1.老師的引導

2.環境的營造

 

以下小編透過自己實際體驗,與你分享我的心路歷程。

圖源:天下雜誌商業授權

不被接受的「乖孩子」

 

 

跟許多人一樣,我從小就被要求,外人面前要舉止得宜、說話輕聲細語,因此在公共場合及不熟悉的人面前,總是不敢嶄露太多情緒,或是做較大的動作,怕影響到他人或被覺得是怪人。雖然從小總被稱讚是很有禮貌、乖巧的孩子,但內心其實是壓抑的,感覺某些部分(喜歡大吼大叫、擁有豐富表情動作)的我…始終沒辦法被這個世界接受。

跨出舒適圈,竟然這麼容易!

 

在某次上戲劇課時,老師帶領我做了一個,模仿音調和動作的戲劇活動。老師做出比日常大十倍的動作,搭配著滑稽的語調,並邀請我跟他一起做。如果是之前的我,肯定會覺得自己做起來很蠢,像是無形中有個法官,用批判的眼光惡狠狠地盯著我,使我動彈不得。但這次老師身先士卒帶頭示範,並且友善地邀請、鼓勵我,讓我打從內心感到被接納了、相信老師不會批判我,那位心中的嚴厲法官,也因為老師的誇張動作而–被逗笑了!頓時有種「鬆開」的感覺,於是,我萌生了跨出舒適圈的勇氣。

 

我開始跟著老師一起大叫、舞動身體,做各式各樣的怪表情和怪動作,發現這其實是一件很自然、舒壓的事,平時壓抑的能量都釋放了出來,感覺好輕鬆、好自由,不但調節了原本緊繃的內心,也透過活動更認識自己、更接納自己了,跟原本很ㄍㄧㄥ的狀態差很多呢!

圖源:萬寧老師上課花絮,圖中孩子非當事人。

「玩心流」的魔法,讓我勇敢做自己

 

豐富多元的聲音和肢體表達,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但往往被社會框架抑制了。為了符合社會期待跟規範,我們習慣性壓抑內在的小宇宙,隱藏「怪怪的」那一面,融入大眾,卻也讓擁有無限創意的「自由靈魂」,隱沒於茫茫人海中…。

 

真實的自我,唯有在感到安全的時候,才能夠被激發出來,而玩心流課程透過以下兩點,安撫了我的內在小孩,讓我勇敢放膽做自己:

 

1.老師的無條件接納與示範:老師率先跨出舒適圈,讓我感到被接納、被鼓勵。

2.空間的加持:色調柔和、大小適中的上課環境,溫柔地包覆著我的內在小孩。

 

這兩個要素,讓我突破了內在的限制、鼓起勇氣表達,才發現自己的內心原來這麼豐富!連大人都有這些心理的武裝,對孩子來說,適當的引導與安全的環境,更是至關重要。

提升親子關係三妙招

 

想要提升親子關係,讓孩子敞開心胸、自由表達,有幾個關鍵點特別需要注意:

 

1.接受孩子的狀態

無論孩子是開心、難過、生氣、急躁…..,都是反映當下的情緒狀態,而這些情緒,需要一個不會被評價的空間…好好地釋放,當父母全然地接納孩子,他才能學會與自我共處。(我們可以教導孩子健康的情緒處理方式,但「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

 

2.不急著糾正孩子

當我們看到孩子把拼圖放錯地方,或是把火車接反了,總是很難克制不去糾正他,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大人總是直接給我們正確答案。雖然出發點是為他好為他好、希望他輕鬆一點,但很有可能因為這樣,限制了孩子的創造力跟好奇心,也讓他感到被否定。不妨暫時放下是非對錯的標準,讓孩子盡情嘗試、盡情創造,或許你會看到令人驚喜的作品喔!

 

3.給孩子需要的空間

當孩子說:「我要自己做做看,你們不要碰!」代表他希望有一個空間,可以自己獨立作業,不要被干涉,當我們接收到孩子的需求,就可以退一步,給他個人的空間,這是一個信任他,並且尊重孩子界線的表現喔!

 

圖源:Flickr授權

Share: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Share:

Facebook
萬叔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050A0619

北美戲劇心理協會認證導師

創辦人任萬寧-萬叔

-高敏感內向族群,戲劇讓我正向,勇於表達,展現自信和樂於社交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亞洲區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註冊治療師(全台僅四位)
-紐約州表達藝術心理師

紐約大學戲劇情緒系統

亞洲區
獨家授權代理

紐約大學戲劇心理所

傑出校友

北美戲劇心理學會

註冊心理師

On Key

Related Posts

好動、注意力短、不受控?幼兒行為管理的秘訣​

你希望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嗎?
如何在遊戲中掌握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看到孩子的行為往往跟自已預測的不一樣?講了很多次都不聽,內心快抓狂,但又要維持冷靜…
你需要的是一個有系統的方法,如果孩子可以全心投入,在一個好玩的遊戲或情境中,學習自我管理,也就是幼兒行為管理,那會是什麼畫面呢?讓我們來想像一下,孩子開心學習的笑顏,你在旁放鬆的笑顏,想知道表演如何帶領孩子掌控自己的心智?請看我們真實的案例

3招預防壓垮幼兒心靈的戲劇心理秘笈,高敏感的情緒教育

你總是一人扛下所有事,搞得自己很累嗎?
男孩把好吃的,都給爸爸,一整個大大的便當,都推給了爸爸,自己只吃了一碗白花花的白飯,而上面只有幾絲雞肉

看到了他的行為,我不是非常理解…正在發育的年紀,只吃白飯,爸爸反而被兒子照顧,他還幫爸爸擔任照顧弟弟的角色,把自己碗中的雞絲也夾給弟弟

情緒教育不要這樣做,你會因為他達不到你的期望,感到不耐煩和挫敗嗎?

你在教小朋友時,會因為他達不到你的期望,感到不耐煩、感到挫敗嗎?
那麼,你可能需要停下來,想一下🧐
會不會….你太在意結果了

如果在進行教養時太功利主義,很有可能會錯失發展他的軟實力

關鍵的軟實力,包含了溝通表達力、學習動力、自我管理力、耐挫力、正向積極力、創造力、情緒感受力

了解與接納孩子的特質是構成,將來軟實力的基礎

比如說,高敏感的孩子,會突然情緒爆炸,那是因為他們的情緒雷達接收特別強,接收到的情緒能量超高,這時候,他就需要情緒覺察力,先覺察自己,再通過溝通表達力,幫助他把自己感受到心情說出來

比如說,內向的孩子,通常內在世界很豐富,很有創造力,但是…當想像世界太豐富與現實世界沒有接上時,就會需要正向積極的能力,和耐挫力來持續學習往前進

一個人要能夠正向積極的面對人生,找到自己的喜歡的事物,並去實踐,軟實力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那麼要怎麼發展軟實力呢?

軟實力必須透過過程導向性的學習!
比如說在情境模擬就是一個方式

你猜到了嗎?情境模擬就是戲劇呀~是一個有趣,又能夠幫助孩子快樂學習軟實力的方法

最後我們來了解一下戲劇心理學的三個步驟
1. 演出內在渴望
2. 植入角色
3. 拓展角色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