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oggle擔心孩子被霸凌?怕孩子不知道遇到霸凌如何保護自己?這是許多家長擔心的問題。
「我不想去學校。」這句話,可能是孩子在求救!你的孩子最近也有點「怪怪的」嗎?可能是抗拒上學,或是回家後悶悶不樂,甚至關在房間裡不說話。當你關心他,他卻只說「沒事」,讓你擔心「孩子是不是被霸凌了?」猶豫著該不該介入⋯⋯
這篇文章將從萬叔情緒教育學院學員「菲菲」的故事,帶著家長一起理解被霸凌者的心態、幫助孩子走出困境。我們也整理了菲菲的改變歷程想與你分享,並提供 8 個教養與陪伴的實用建議,希望能與你一起陪伴被霸凌的孩子重拾自信與安全感,勇敢面對全世界!
另外我們也參考國際反霸凌組織資料,整理面對霸凌家長與孩子能做的事,與你和孩子聊聊遇到霸凌如何保護自己。
*註:為保護當事人,案例均去識別化處理。
孩子被霸凌怎麼辦?嘗試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有些孩子被霸凌時會選擇沉默,因為他們可能不知道要如何表達內心的害怕與委屈,或是擔心告訴大人會不會讓被霸凌的情況更嚴重。因此,當你察覺孩子可能被霸凌,在急著解決問題之前,先試著幫助被霸凌的孩子表達情緒。
「老師,我女兒…最近不肯去上學了,也說不想上舞蹈課,什麼都抗拒,還常常半夜哭著醒來,說夢到被欺負⋯⋯」菲菲媽媽第一次來到萬叔情緒教育學院時,眼神裡透著的無助。為了找到方法幫助菲菲調適,他帶著菲菲來到情緒教育學院。一起來看看情緒教練對菲菲的觀察:
引導被霸凌的孩子表達情緒,情緒教練的側寫
第一次見到菲菲時,他低著頭,不願意說話。在教室中,情緒教練看著坐在角落的菲菲,他用毯子把自己裹得緊緊的,像個小刺蝟,小手揉著毯子的一角,臉頰靠在毯子上,只有那雙怯怯的眼睛露在外頭。
情緒教練沒有馬上問「你怎麼了?」而是輕輕在菲菲身邊蹲下,低聲說:「原來這條毯子這麼舒服,像個小城堡,對嗎?」菲菲微微點頭沒說話,但那一刻,情緒教練知道——他心裡的「防備門」,輕輕開了一條縫。(情緒教練如何引導菲菲打開心門?完整閱讀菲菲的學習歷程!)
以戲劇心理學,幫助被霸凌的孩子學習表達
在萬叔情緒教育學院,我們以戲劇心理學的方法引導菲菲,讓他願意分享他的真實感受,並逐漸走出被霸凌者的角色,進一步變得更自信、自主!
先簡單與你分享,我們如何用戲劇心理學的三步驟,幫助被霸凌的孩子:
- 演出:用遊戲,幫孩子演出內心的委屈。
- 植入:用「角色」為孩子植入勇氣。
- 拓展:讓孩子能將遊戲中的角色,帶進真實生活中。
(我們理解許多讀者可能更迫切想知道,孩子被霸凌的第一時間,家長、孩子可以有哪些行動。因此,我們先將菲菲的學習歷程,記錄在下方段落!若你想要進一步了解課程會如何進行、情緒教練會如何引導菲菲,歡迎點擊連結移動至下方段落。)
遇到霸凌怎麼保護自己?孩子與你可以怎麼做?
我們也理解許多家長可能更急迫地想教孩子「遇到霸凌怎麼保護自己?」但實際上,想像若是自己正處於被霸凌的情境中,要做到可能並不容易。因此,我們想分成兩個部分,分別是第一時間家長可以做什麼,以及教孩子遇到霸凌怎麼保護自己。
孩子被霸凌怎麼辦?家長可以參考的十步驟
當孩子被霸凌時,你的第一個反應也是會想找對方家長理論嗎?但其實專家並不建議這麼做!根據國際反霸凌組織 STOMP Out Bullying 的資料,我們整理出幾個建議的處理步驟:
- 蒐集資訊,了解事發經過,以及包含當事人、目擊者等人事時地。
- 主動聯絡學校,要求與校長或相關主管面談。
- 理性陳述霸凌事件。
- 索取學校反霸凌政策書面資料,確認是否已違規。
- 要求校方提供具體的協助措施。
- 以書面方式確認校方承諾。
- 定期與孩子溝通,確認霸凌狀況是否改善。
- 如果霸凌行為持續、嚴重,向政府主管機關反映。
- 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時立即報警。
- 為了避免校方輕輕放下,請向相關單位提出正式告訴,並告知校方。
教孩子遇到霸凌怎麼保護自己!
遇到霸凌怎麼保護自己?應對方式1、冷靜回應
霸凌者想要感到有控制權,希望看到被霸凌者害怕、生氣或受傷的反應。我們理解在被霸凌時,一定會有情緒,但研究顯示,當被霸凌者能夠以冷靜、不受影響的態度應對時,霸凌者往往會失去興趣。因此,試著保持冷靜,用簡單、果斷的方式回應,例如:請停止這樣做,保持人身安全、離開現場也很重要。
遇到霸凌怎麼保護自己?應對方式2、尋求支持
研究指出,當孩子被霸凌時,如果能獲得成人介入,霸凌行為的持續時間會明顯縮短。被霸凌理智上我們都知道要說出來,但請理解孩子可能還是會害怕被報復、擔心告狀讓情況變糟,或覺得沒人會相信自己。家長可以試著從日常中建立交流對話的習慣,尤其是當孩子分享困擾時,耐心聆聽、不急著責備,讓孩子知道任何事情都能說、相信「求助是安全的」。
遇到霸凌怎麼保護自己?應對方式3、調適情緒
被霸凌可能會感到憤怒、難過、害怕,有些孩子甚至會陷入自我懷疑,這些情緒是正常的,但別忘了試著告訴被霸凌的孩子:「這不是你的錯,不需要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否定自己。」研究顯示,透過寫日記、運動、冥想,或是與信任的人交談,都可以幫助被霸凌者穩定情緒,減少心理壓力。(也許你會想知道:兒童情緒管理入門篇,爸媽必學4方法)
理解被霸凌者的心態,陪伴被霸凌的孩子調適成長
當孩子面對霸凌時,家長與學校如何及時察覺並提供支持當然很重要,而如何理解被霸凌者的心態、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也是關鍵。
萬叔情緒教育學院希望為孩子做的是,透過戲劇心理學的技巧與引導,理解被霸凌者的心態,幫助他們表達真實情緒、走出困境。例如前文提到的案例菲菲,他也是在情緒教練的陪伴引導下,一步步釋放內心的情緒壓力,從逃避到慢慢願意表達,逐漸重新建立起自信與安全感,幫助菲菲從「被霸凌者」的角色中走出來!
戲劇心理學如何幫助被霸凌者穩定身心發展?
萬叔情緒教育學院如何以戲劇心理學的方法,陪伴被霸凌的孩子穩定身心發展?讓我們一起從以下三步驟看到菲菲的轉變!
第一步:演出(用遊戲,幫孩子演出內心的委屈)
當菲菲窩在毯子裡時,情緒教練沒有直接問菲菲為什麼不想上學,反而對他說:「我小時候也有一條『秘密毯子』,不想上學的時候我就躲進去,裡面像個安全的堡壘。」
菲菲輕輕抬頭、看著情緒教練,小聲說:「我也不想去上學…」
「是因為有個人讓你不開心嗎?」情緒教練輕輕遞給他一隻玩具熊。
「嗯⋯⋯有人會打我頭。」菲菲掉下眼淚,緊緊抱著那隻熊。
「假如這隻熊是那個人,你想對他說什麼?」
菲菲閉著眼睛,害怕地咬著嘴唇,情緒教練知道要讓菲菲願意說出口,需要給他足夠的安全感,情緒教練溫柔地看著菲菲,對他說:「我的手掌中充滿著勇氣,現在我把一些勇氣分給你,我把勇氣放到你的肩膀上。」一邊說一邊示意給他看,並且對手掌吹了口氣:「我把我內心的勇氣分給你,接下來我會在這邊陪伴你,等你準備好了,你再說。」
經過幾次與菲菲的互動,後來再重新經歷這個情境時,菲菲用力把熊往前推:「我不要你靠近我!」這一刻,他第一次把心裡壓抑的害怕、委屈「演出」來了。
情緒教練的引導細節:
- 用故事產生共鳴,降低孩子的警戒心
- 把勇氣化為具體的力量、玩具熊替代現實困難的對手,讓情緒有出口
- 以溫柔、同理的語氣,讓孩子知道「這裡是安全的」
第二步:植入(用「角色」為孩子植入勇氣)
在這個故事中,菲菲需要從被動的受害者轉化成一個具備保護、防禦的「新角色」。
情緒教練輕聲問:「如果你是姐姐,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照顧別人,你會怎麼做呢?」
他猶豫一下,點了點頭:「我可以當姐姐嗎?」
情緒教練立刻用他的小毯子,為他披上一個「姐姐披風」,柔聲說:「妳試試看這個『姐姐的力量』了。」
從那一刻開始,菲菲從「被欺負的孩子」變成「能夠保護、抵禦攻擊的角色」。之後,他抱著跟自己遭遇很像的灰姑娘玩偶,像是在保護他一樣對著對手說:「我會告訴他,別再打我,還有…我可以找老師幫忙。」
戲劇心理學的魔法
孩子透過「姐姐」這個角色,植入了一個全新的內在腳本——我可以表達自己的不想要、我能捍衛自己的權益。
第三步:拓展(將遊戲中的「姐姐」,帶進真實生活中)
經歷了前兩個階段,菲菲變得不一樣了,植入的角色開始在他內心發芽。
有次扮家家酒時,菲菲搶先開口:「我當姐姐!我要煮飯給娃娃吃!」
他不僅主動參與,還會帶著其他孩子一起想劇情:「娃娃今天生病了,我們要怎麼照顧他?」
更令人動容的是,在媽媽來接他時,菲菲跑去跟媽媽說:「我今天有保護娃娃,當了他的姐姐。」媽媽聽完,眼眶泛紅。
戲劇心理學的延伸:
菲菲學會將「勇敢表達」從遊戲帶回到現實中學校、生活裡。後來媽媽也告訴我:「菲菲在家開始會跟我說學校的事了,還會告訴我,他主動邀請同學一起玩。」
在菲菲的案例,在菲菲、家長、萬叔情緒教育學院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為菲菲創造了一張神奇的小魔毯,菲菲逐漸展露自信、變得更快樂。從曾經被動的受害者,成長為能夠自主思考、勇敢表達的孩子。
透過「角色」的力量,幫助菲菲轉變被霸凌者的心態
更多菲菲的轉變,其實來自每一個「角色」的力量:
- 自信與自主:
從縮在毯子裡的孩子,到能自信規劃遊戲規則、主動參與團體活動。 - 社交勇氣:
從害怕被忽視,到在遊戲裡、現實裡都敢當「姐姐」,主動跟同伴互動。 - 更好的專注力:
過去因為被霸凌在學校上課 10 分鐘就分心,現在能在「尋寶任務」裡,和教練、同伴合作解謎超過 30 分鐘。(延伸閱讀:專注力不足怎麼辦?專注力訓練3步驟,陪孩子玩出解決方法) - 情緒表達與創造力:
透過「情緒臉譜」說出感受,還能在畫紙上創作屬於自己的「家族」。 - 挫折耐受力:以前遇到失敗會立刻放棄,現在願意在「挑戰遊戲」裡不斷嘗試,學會和情緒和平相處。
幫助被霸凌者穩定身心發展,爸媽可以這麼做
即便霸凌事件結束,被霸凌的陰影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可能會悄悄影響孩子身心發展。作為家長,你的陪伴很重要,也有機會幫助孩子穩定身心發展,你可以這麼做:
幫助被霸凌者穩定身心發展:保持耐心與同理心
認真傾聽孩子的感受,不要用「孩子只是鬧著玩」來看待。
幫助被霸凌者穩定身心發展:維持長期有效的溝通
透過定期交談,讓孩子隨時願意開口,感受到被關愛與支持。
幫助被霸凌者穩定身心發展:提供其他傾訴管道
有些孩子可能覺得對爸媽難以啟齒,可以鼓勵他和學校老師、親友等信任的人聊聊。
幫助被霸凌者穩定身心發展,以戲劇心理學觀點給家長的建議
- 角色與故事是孩子的情緒出口
比起直接問「你怎麼了」,不如問:「假如你是魔法勇士,現在的情況會是什麼故事?」讓孩子透過角色更敢表達。 - 允許孩子建立「心理堡壘」
觀察孩子依賴的物品(像菲菲的毯子),這通常是孩子創造的安全感來源,陪著他一起「玩進去」。 - 更好的專注力:
過去因為被霸凌在學校上課 10 分鐘就分心,現在能在「尋寶任務」裡,和教練、同伴合作解謎超過 30 分鐘。(延伸閱讀:專注力不足怎麼辦?專注力訓練3步驟,陪孩子玩出解決方法) - 每天練習「角色對話」
與孩子創造屬於你們的遊戲小劇場,讓他在遊戲中學會表達、解決困難。
當孩子遭遇霸凌時,最需要的是支持、理解與有效的介入。萬叔情緒教育學院以戲劇心理學為專業,透過為每個孩子量身打造情緒劇本,幫助孩子在角色扮演、情境引導中,學習建立自信、提升人際互動能力,並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就像菲菲,從膽怯到勇敢、從封閉到敞開,不是一天完成的事,而是透過演出、植入、拓展三步驟,讓孩子在遊戲裡慢慢練習,才有勇氣把這些能力帶到真實生活。
陪孩子,從「陪他玩」開始,也從「一起演」開始。如果不確定可以怎麼開始,歡迎加入萬叔情緒教育學院官方 LINE 帳號,與我們聊聊!